湿疹(eczem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中也经常有类似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我国一般人群占比率约为3-5%,儿童可达10-20%,可见其非常常见。
类型:
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耳部湿疹、手部湿疹和肛门湿疹等。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湿疹,如钱币状湿疹、汗疱疹、自体敏感性湿疹
症状:
急性湿疹: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瘙痒剧烈。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且向周围蔓延,边缘区有少量多形性皮疹散在分布,境界不清。如果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和脓痂,周围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剧烈伴有灼热感,可阵发性加重,夜间加剧。饮酒、搔抓、热水烫洗等可使皮损加重。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泛发而严重者可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不安。病程长短不一。常于数周后逐渐减轻而趋于消退。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亚急性湿疹: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皮损呈轻度浸润、特征性地表现为点状糜烂。瘙痒及病情逐渐好转。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者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缓慢,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开始皮损炎症轻,散在红斑、丘疹、抓痕及鳞屑。部分皮肤肥厚,表皮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鳞屑及皲裂。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部位,以四肢多见,常对称分布。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慢性湿疹因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
不同部位的湿疹:
耳部湿疹:发生在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表现为红斑、渗液、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手部湿疹:好发于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对称发生。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黄褐色斑,上有较厚硬皮屑,易干燥皲裂;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呈肥厚的暗红斑,或为苔藓状斑片,覆有少量鳞屑;手指见少量丘疹、水疱;甲周皮肤肿胀潮红,甲板变厚不规则。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小腿湿疹: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分布。皮损多为局限性棕红色斑,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着。自觉瘙痒。
特殊类型湿疹
钱币状湿疹:损害由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组成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块,境界清楚,直径1-3cm,急性时色潮红,有渗出,周围散在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少量覆有干燥性鳞屑。
搭配产品:
参考案例:
湿疹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与机体内因、外因、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有关。
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外因:主要包括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等,这些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过敏体质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湿疹群体都有程度不等的遗传因素,其中最典型的为特应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研究发现双亲有特应性(遗传过敏性)体质者,所生子女中70%将会患特应性湿疹,如果一方为特应性体质者,则50%的子女将会患病。
免疫异常:湿疹患者往往有Th2细胞活化、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IgE水平增高等现象,进行过敏原检测时,往往有对应多种过敏原的lgE。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某些慢性湿疹的女性患者,经期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皮损,这是由于患者对月经周期后期的内源性黄体酮产生了自身抗体的缘故,这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部分妊娠的妇女可发生湿疹样皮疹,瘙痒剧烈,可能是对孕激素过敏所致,产后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瘙痒和湿疹,有时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这人群往往先有皮肤瘙痒,久之皮肤出现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块等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表现,一般抗过敏调理效果差。除了皮肤瘙痒和湿疹外,还可有皮肤黏液性水肿(甲亢患者)、血管病变和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其他皮肤表现。
慢性感染性病灶:一些慢性湿疹患者往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咽喉部或鼻旁窦的感染灶等。这些湿疹往往时好时坏,一旦这些感染灶被清除,湿疹往往随之而愈。
诱发因素:
1、对酒精过敏但不戒酒;
2、长期酗酒导致胃肠道和肝脏疾病,继发湿疹;
3、长期生活不规律,使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
4、偏食辛辣,导致湿疹或使湿疹加重。
某些食物有较强的抗原性,或由于消化道的通透性增强,或由于肝脏对异种蛋白处理及解毒功能降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这些食物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
牛肉、羊肉;海产、淡水鱼(鲑鱼、鲈鱼、鲤鱼等)、动物皮屑,如狗毛、猫毛等;真菌;螨类;花粉,常见有柳树、杨树、榆树、桑树、梧桐树等的花粉;矮豚草、蒿、屋尘、酒精、葎草等;可能诱发湿疹加重的食品添加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剂及抗氧化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药品、口香糖甚至于牙膏中。
局部因素:创伤和皮肤感染部位可发生湿疹样病变,可能与局部微生物、坏死组织或药物等共同作用有关,表现为伤口或感染灶周围皮肤发红,有密集小丘疹,明显瘙痒。此外,女阴湿疹往往由于月经和白带刺激而迁延不愈,一些皱褶部位的湿疹往往与汗液分泌过多和不易蒸发有关。
精神因素:多数慢性湿疹人群有长期失眠、焦虑、多梦、多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也有在精神受到巨大创伤后发生湿疹,或有皮肤行为症,如反复用各种香皂、浴液甚至刺激性更强的洗涤剂清洗身体,久之导致湿疹。
总结:
1、以上可见湿疹受外界和内部影响因素非常大。需要忌口,严重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如诱发因素出现可能会反复,属于正常,坚持使用产品即可。
2、如严重湿疹人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复一般均为正常情况,
按照周期使用即可。
3、必要时口服乌梢蛇颗粒。
日常生活管理: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盐少油的食物为主。要少吃牛奶、鱼类、鸡蛋等容易加重、引起过敏的食物,也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湿疹的婴幼儿,应尽量保证母乳喂养。适当洗浴,可每周2-3次。洗澡时应以洗淋浴为佳,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清洗皮损处,以免加重。洗澡时应使用净肤堂中药成分护理液。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棉质或其他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少穿会引起过敏的人造纤维及毛料等制成的衣服,以免加重过敏的症状。要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于闷热或过于干燥的环境都可导致湿疹的反复。在夏季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冬季使用暖气时,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放一盆清水,以维持室内的相对湿度。在外出时要保护好湿疹位置,尤其要避免患处受风或被阳光长时间照射,以免导致皮肤干燥而加重。平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抑郁、焦虑、暴躁、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出现,这样也有利于康复。
日常监测:急性湿疹最好在使用产品1周、亚急性湿疹使用产品1-2周、慢性湿疹在使用后2-4周到店一次,有利于及时调整。
特殊注意事项:戒烟戒酒,忌饮浓茶、咖啡等,以防加重。
预防:无特殊的的预防方式,一般通过避免各种可疑致敏、致病因素,加强生活管理进行预防。
净肤堂产品推荐:
口服:乌梢蛇颗粒
外用:净肤抑菌液+净肤抑菌霜
营养: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软胶囊+维D钙软胶囊
护理:护理抑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