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专科学校bull校址变迁图考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图1-1:中国通商银行虹口支行乍浦路66号天潼路东北角(年版《行路图》上册图32截图)

图1-2:中国通商银行虹口分行乍浦路口八号(天潼路角)(年商务版《上海指南》卷六甲金融类四银行第二页)

图1-3:年2月12日,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编门牌号码

图1-4:《申报》(-03-03)报道:工部局改编门牌号数二十二条马路四月一日改编 

陈世强《私立上海美专变迁史略》一文记载:上海美专从年建立到年,在“四十年历程中,......校址迁移之频繁,为美术教育史上所罕见。”笔者现按陈文线索,借以《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简称《行路图》)之地图,试作私立上海美专校址迁徙路图录,以便后人作参考之用。上海美专创立于年11月,学校初名上海图画美术院,创始人乌始光、刘海粟、汪亚尘(三人均为周湘创办的背景画传习所的学生)。年2月开始授课,设绘画正科、选科两班。年1月28日,上海美专以院长乌始光名义在《申报》刊登的广告上注明校址在“美租界乍浦路八号洋房”。根据八号门牌确定校址大致方位:乍浦路南端,近天潼路口。后按“乍浦路八号洋房”线索查考发现,中国通商银行虹口分行于年1月31日开幕(《新闻报》-2-1,第9版),行址为乍浦路八号天潼路转角(图1-2),即上海美专乍浦路八号洋楼旧址上翻建的新楼,门牌号未变。年2月,工部局按费尔巨先生建议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编门牌号码工作(图1-2)。在三年中,工部局对界内七十五条马路及弄堂内房屋,悉已改编新门牌。年3月起,工部局再对公共租界内其余数十条马路门牌作了重新排序编号(图1-3、1-4)。中国通商银行虹口分行行址新门牌为六十六号(图1-1)。

图2:安庆路近河南北路口(年版《行路图》上册图53截图)

上海图画美术院因教学场地狭小,不便施展,于年7月首次迁校于美租界爱而近路(今安庆路)。与上述初址考证同理,按年8月8日《申报》美专招生广告上的校址“爱而近路东首六号洋房“线索查得,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公学“校址在爱而近路东头富庆里对面三号、五号洋房”(《申报》-1-17,第1版)。由此推断,上海美专的”六号洋房“即在富庆里左近(爱而近路北河南路西北转角,图2)。

图3:四川北路、新乡路、川公路交汇处附近(年版《行路图》上册图51截图)

三个月后,即年10月,为吸引就读者而再度改善校舍,于27日迁院于北四川路横浜桥南全福里新屋(详见年10月28日第1版《申报》美专招生广告)。经查考,全福里北通白保罗路(新乡路),南接川公路,建于年,毁于年”八一三“战火。故年版《行路图》上册图51中,除存德里、新德里、长安里等弄堂外,全福里早已无迹可寻了(“全福里新屋”的大概位置见图3红字标识)。

两年时间里上海美专已迁址二次,前三个校址均有当年《申报》招生广告为佐证。而《行路图》上虽不见当时门牌号或弄堂名,但经查考也找到了对应校址。

图4-1:海宁路十号洋房,上海美专旧址(年版《实测上海租界分图-上海美租界分区图》截图)

图4-2:海宁路十号洋房(今北海宁路南侧近吴淞路口,年版《行路图》上册图30截图)

年7月12日,上海图画美术院迁至海宁路十号洋房启秀中西女塾内。“那是一所红砖的三层楼,朝北临街的洋房。”(陈抱一语)美专办公教学所用该女校舍之一部,位于海宁路东首,即今北海宁路近吴淞路口,朝面临街的洋房内(当时海宁路最东段为今北海宁路,今海宁路最东段尚未辟通,如图4-1)。启秀女中创办时,先设小学,校名为启秀中西女塾,徐婉珊自任校长.校址在当时的英租界爱而近路(今安庆路)福寿里.学生只有三十多人。以后,因徐校长严谨治校,学校管理得有条有理,学生日益增多,为扩充校舍,几次迁校,年搬到老靶子路号,年又迁至海宁路十号洋房(《时报》年2月25日,第9版)。启秀女中校址也曾变迁过多次,即今思南路上海第十二中学的前身。

图5:上海美专迁至西门外江苏省教育会右首新屋,此地即白云观左近(年《行路图》下册图42截图)

年1月,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时任校长张聿光在《时报》上刊登该校第四次迁址广告(《时报》年1月3日,第1版),称学院由海宁路迁至西门外江苏省教育会(图5)右首新屋,此地即白云观(西林横路弄8号)左近。此时,刘海粟任副校长,教务长由丁悚担任(丁聪之父)。上海美专自始离开沪北公共租界地界,进入沪南,以后的迁徙基本上在西门外方圆不出一公里范围内(见版《行路图》下册图42)。白云观为海上著名道教宫观,初建于北门外新桥,年迁建于西门外万生桥南,即方斜路、西林路与林荫路交汇处附近(西林横路弄内)。林荫路筑于年,北起方斜路、西林路(初名教育路,因江苏省教育总会而得路名)口,南迄陆家浜路。江苏省教育会位于林荫路北端白云观左近(今林荫路已扩拓为西藏南路)。白云观于年迁建于大境路号。

图6-1:黄家阙路上海美专旧址(年商务版《新测上海地图》截图)

图6-2:黄家阙路上海美专旧址(年版《行路图》下册图34截图)

图6-3:年,上海图画美术院于黄家阙路校址外景

图6-4:年,上海图画美术院于黄家阙路校址外景

年秋,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因校舍不敷用,又迁到西门外黄家阙路上的务本女塾内开学,地点仍在白云观左近。务本女塾在淞沪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后迁入租界内续办(后改名为上海第二女子中学,年再改名为上海第二中学),原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所用校舍早已无迹可寻(图6-2)。

年春,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更名为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又增设师范科,定修业期为一年。年4月,刘与张的关系更加恶化已无法共事,刘海粟自任校长,张聿光只得走人,受聘夏氏兄弟的新舞台,画舞台布景去了。年1月,学校再次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是年8月,在林荫路神州法专校校址另设女子美术学校,为上海美术学校之一部,聘李超上为该校校长。

年7月,上海美术学校正式向教育部立案,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是年校董赵匊椒等人在徐家汇漕溪路募得20余亩基地。此外,另辟初级师范科校舍17幢于英租界康脑脱路(今康定路)近曹家渡。康脑脱路筑于年,为英租界当局越界筑路,年改名康定路。

图7:斜桥南首徽宁路号,上海美专第三院(年版《行路图》下册图43截图部)

年2月,上海美专决定将学校分三院:白云观左近为第一院,设西洋画科,分6班;林荫路原女子美术学校为第二院,造就美术教育人才,设高等师范科,并决定美专各科均招女生;新辟斜桥南首徽宁路号为第三院(即徽宁会馆,近制造局路,图7),设初级师范科。徽宁会馆原为清后期安徽徽州、宁国两府旅沪商人,为客死上海的同乡办理丧葬而修建暂暦棺柩的丙舍(思恭堂)。会馆门前路原称前石街,后因会馆改称徽宁路,与之相交的制造局路旧称斜桥南路。上海美专在此辟初级师范校舍约一年,翌年2月迁回林荫路第二院。

图8-1: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菜市路(今顺昌路)-号,近杜神父路(今永年路)口(年版《行路图》下册图45截图)

图8-2:年,徽宁路号,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门景

年5月,上海美专将徐家汇路斜桥附近永锡堂旧址内的老建筑,改建成西洋画科新校舍余间(图8-3)。永锡堂属浙绍公所,专为客死上海的绍兴籍人寄柩和代理殡葬。年,上海美专购得原永锡堂部分房产和地皮,位于菜市路(今顺昌路)-号,近杜神父路(今永年路)。在《行路图》中,这是唯一一张标识“上海美专”门牌号的地图(图8-1)。年8月,上海美专迁西洋画科于顺昌路原永锡堂旧址内新建的校舍,称第一院,并在此开办中国画科(图8-3)。将高等、初级师范两科迁于方斜路白云观左近,称第二院。

图8-3:年,上海美专在顺昌路原永锡堂旧址内新建的校舍

图8-4:上海美专西洋画系三层楼舍,内辟存天阁

图8-5:上海美专观海阁外景

图8-6:上海美专西洋画实习室6间,宿舍52间,名海天斋(男生宿舍)

图8-7:上海美专海涵斋(旧女生宿舍)

图8-8:上海美专海澄斋(女生宿舍)

年10月,上海美专于菜市路(今顺昌路)第一院侧购地2亩,建西洋画系三层楼舍一座,内辟存天阁(图8-4),新校舍落成。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改名为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由西洋画系主任王远勃代理。是年6月,美专于菜市路校址添建三层楼校舍一幢,内辟观海阁(图8-5),实习教室6间,女生宿舍50多间,名“海涵斋”、“海澄斋”(图8-7、图8-8)。年2月,上海美专新校董决定在漕河泾学校基地筹建新校舍暨美术馆。翌年11月23日,美专新校址奠基典礼在徐家汇镇之南、漕河泾镇之北的漕溪路新址举行,校董会主席蔡元培先生奠基。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美专规划内迁,一部分留沪由王远勃教学,另一部分分批赴浙江金华。年8月,日本宣告投降,上海美专在上海菜市路原址筹备复校,9月刘海粟复职,是月15日新学期开学。年9月,经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迁至无锡社桥办学。至此,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校名的教育机构宣告终止。

图8-9至8-14:顺昌路号,上海美专旧址内外景。无田摄于年7月11日

年夏天,笔者特地去顺昌路实地查看上海美专旧址,只见原校舍早已入住了“七十二家房客”,也没有一块“上海美专遗址”的铭牌,难以想象这些建筑是当年闻名遐迩之上海美专校舍(图8-9至图8-14)。

外一章:图说上海市美术学校(简称:上海市美专)

图1:年,天津路号,上海市美专门口,上一届的学生还没走,新生已经开招聘了,新生正在排队交报名表。天津路校舍:底楼食堂,2楼教师办公室,3楼宿舍。姜建平摄。77届乔士敏供图。

图2:年,天津路号,上海市美专门口合影,左起:朱刚(现为上海视觉学院院长)、楼东山(楼父楼崇立与赵丹为上海美专同学)、马新华、帅根荣(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姜建平摄

图3:年,天津路号、宁波路号,上海市美术学校(《上海商用地图》图3截图)

图4:年,上海市美专77届乔士敏同学在宁波路号校舍楼顶晒台上(77届袁钢摄)。宁波路校舍原为华成烟草公司大楼,后由轻工业局托管。一楼、二楼为教室,三楼为轻工业局用房(文革时期,北京来的高干在此参加学习班,他们有时候会下来看学生,但学生不能上去)。

图5:年,77届乔士敏在宁波路号校舍二楼教室里画画(77届袁钢摄)。写字台估计是老货,很大,班里11个同学都用这样的桌子。

年,在上海中国画院学馆的基础上,上海美术学校成立,由高教局和市文化局双重领导。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市美专”),汤增桐、沈之瑜、陈明先后任副校长主持工作。校址为陕西北路号。学校设有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4个系,学制为5年。教师有吴大羽、周碧初、应野平、江寒汀、张充仁、张雪夫、蔡振华、胡问遂、唐云、曾路夫等,培养出了陈逸飞(年毕业生)、王劼音、邱瑞敏、杨正新、吴慧明等一批优秀美术人才。三年(-年)困难时期,国务院下令年上马的大学一律解散停办,上海市美专继由上海市轻工业局接办,改名为上海市美术学校,为中专性质的美术学校。年,迁至万航渡路号原圣约翰大学(经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年,又迁至漕溪北路号“土山湾画馆”旧址。是年,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即今上海油画雕塑院前身)创立,其人员由上海市美专油画系、雕塑系师生和雕塑研究室成员合并而成。不久,文革爆发,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也成了为领袖造像的重要专业机构,并迁至长乐路号原天主教堂旧址,进行规模庞大、数量繁多的领袖题材的油画和雕塑创作。年,上海市美专再迁天津路号(宁波路号另有校舍),俗称“大王庙”弄堂内。年并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近期文章:

无田临王羲之行草书尺牍

海上旧梦影痕(十七)

静安寺路庙弄忆往录

海上旧梦影痕(十六)

海上旧梦影痕(十五)

老上海记忆:八仙桥菜场

街拍达人秦兴培:二十多年前的上海“立体记忆”

海上旧梦影痕(十四)

海上旧梦影痕(十三)

海上旧梦影痕(十二)

海上旧梦影痕(十一)

海上旧梦影痕(十)

海上旧梦影痕(九)

海上旧梦影痕(八)

上海租界马路小考:武定路

海上旧梦影痕(七)

城市影像的拾荒者

海上旧梦影痕(六)

海上旧梦影痕(五)

海上旧梦影痕(四)

----------------------------------------------------------欢迎光临!本号文字及部分近照均为原创。转载本号文章,请注明来源!对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图、老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通过以下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ly/9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