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地处大石山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寒风凛冽。秦泽明带领几名扶贫队员,给温和村的小学生们送去一批鞋帽、被子等御寒物资。
秦泽明是广西一家民营企业集团的员工,被集团任命为桂西区域扶贫负责人,具体负责百色市田阳区、田东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几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目前全区54个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但秦泽明带领10名专职扶贫队员仍在村里坚守。“我们将善始善终,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广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
作为最早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的省区,广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的资源优势和广大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在创新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助力广西脱贫攻坚事业上大胆探索、奋发有为。截至今年12月16日,进入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广西民营企业有家,精准帮扶个村,其中全覆盖帮扶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民企参与帮扶数居全国第一。广大民营企业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让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百色市凌云县、西林县有不少种植茶叶的传统村,之前茶农常常因为茶叶销路不好而发愁。如今,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在百色平果市投资年产3万吨茶酒项目,并在凌云县、西林县配套建设6万亩的茶叶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茶农1.8万人脱贫致富。
“给每只鸡都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