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一地民风彪悍,自古不惧外来势力的压迫。前文我已写过,年,西林县委张鸣凤书记在田林定安杀法国马赖神甫一事,此事引出弥天大祸。英法联军借此发动战争,攻入京城,联军闯入圆明园,并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调停,后以此胁迫清政府割让了西北、东北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六个半广西面积)。张书记大名破天荒的写入两国条约:永不叙用。然而张书记很快平调南宁府当差,仍保留七品正处级政治待遇。四十余年后,桂西田林再次上演了游勇游维翰怒杀法国邓神父的事件,但此次事件并没掀起惊天骇浪,具体请听我细细道来:游维翰,广西龙州县水口镇人,父母早亡,成了一个孤儿,他漂泊在水口镇,后来经名师益友的指点,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精拳术和枪法,为人豪爽,有侠义情怀,受同辈的拥戴,在边境一带小有声名。水口与越南一水之隔,所以游维翰和越南朋友时常来往,对法军的横行极为反感,抱同仇敌忾之心,怀拔刀相助之志,后来中法战争爆发,游维翰参加了抗法之战。
▲西林县委张鸣凤书记田林定安审法国马赖神甫模拟现场
光绪十年(年)冬,法国侵略军进犯我国南大门镇南关,妄图攻占边防重镇龙州,国难关头,游维翰率领一伙兄弟,投入冯子材麾下。镇南关战役中,游维翰血战法军,奋勇当先,被擢升为把总(营级干部)。法军溃退,冯子材等率军乘胜追击,清政府却严令冯子材等“乘胜即收”,与法国侵略者签订了停战协定。冯子材被迫率军撤回关内,清廷下令裁兵节饷,游维翰所部被裁,一部分人跟从游维翰改投了驻龙州的广西提督(军区司令)苏元春,苏元春当时兼任广西边防督办(边防军司令),为抵御法军对我国南疆的侵略,在广西修建自北海到那坡的一条“长城”,是为国防工程,并设边防军二十营,分戍要隘;游维翰积极参加筑炮台等国防工程,又常应越南抗法义军的请求,暗中派手下兵士入越,协助袭击法军,后为法方的奸细侦悉内情,不断向苏元春提出交涉,苏元春多次警告和制止游维翰,但游维翰暗里对越南人民却总是有求必应。
▲游维翰在冯子材的带领下,打得法国佬屁滚尿流,近代中国与列强的斗争中,只有广西人打赢了老外,其他的都是被老外欺负的,可见广西人的凶悍。
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年)三月,广西各处边防工程相继完工,超额的边防军被陆续裁撤,朝廷没有给自谋职业的军士安置费和自主择业费,而是直接裁人。很不幸,这次又轮到了游维翰,他和跟随他的兄弟们又光荣的下岗了,军中为他感到愤愤不平,那些被裁的官兵争相依附游维翰,并且一些在职官兵也毅然相投,被裁之后,游维翰很快便成为一千多部众的“统领”。这支队伍,穿着号褂、携带武器、保留着军营组织,但没有军饷,只靠向富户或商旅筹款度日,人们称之为“游勇”,比土匪文明程度略高。游维翰是当时广西游勇中四大首领之一,由于边疆地瘠人穷,而云、贵、桂三省的货运正需要一支有实力的武装来捍卫,于是游维翰随带领这支游勇向云、贵边境转移,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他们驻扎在泗城府一带,护送商旅,榷税维持。
▲在职官兵也愿意投奔游维翰,可见游维翰是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泗城府与西林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早在咸丰四年(年)就受到法国传教会的注视,马奥斯汀(又称马赖)曾潜入这里挑衅被杀,酿成“西林教案”,之后还是不断的派遣传教士来这一带活动,在西林县常井等地建立教堂,形成了教徒村寨,还设立传教点,购田地,出租放债,形成了很可观的教会财富,这里形成了以教会为核心的生活链,教徒们要么是教会的佃户,要么就是债户,教会势力俨然成为二政府。
▲马神父受刑图
光绪二十二年(年),西林教堂新来了一个法国年青教士马仙(邓神父),邓神父的到来引起了当地教民的胆战心惊,原因是教民们听到“邓神父坐催租谷”的消息震动很大,因为那个年月时常歉收,吃饭难以为继,而交清谷租就更难!他们无奈之际找到游维翰,请他出面说情,希望邓神父通融办理,延到夏收后补交。对这些穷兄弟的困难遭遇,游维翰心情是沉重的,法国传教士的春荒逼债与那些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压榨的越南人民又有什么两样呢!游维翰不能袖手旁观,亲自带领十多个兄弟奔向乐里,希望传教士顾及灾荒歉收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交租期限。恰逢天雨路滑,他们快马加鞭就顾不得去打伞了,身上的衣服淋湿是很当然的事情,游维翰一行赶到乐里教堂。守门人因邓神父入睡,不敢开门也不敢去请示,叫游勇们天亮后再来。门外下雨,门内烤火,游维翰要求借火烘干衣裤再行,遭到拒绝,引起游勇们的反感,双方发生口角,惊动了熟睡的邓神父,却把这事情搞大了,本来游维翰人等是要进教堂去解决烤火御寒的问题,而邓神父却认为游勇首领深夜来访,必定来者不善,吩咐传教人等持枪备战,游勇们在外拍门叫喊,甚至以身冲门,想以强大的声势逼开大门。邓神父举枪对准大门连击,欲制止游勇拍门,但很糟糕,拍门的游勇腿部中弹倒地,游维翰见邓神父开枪行凶,和谈的初衷被抛却了,心头怒火一发而起,下令还击,一阵排枪扫过去教堂内的很快没了声音,游勇们冲了进去,但见邓神父身上被打得象马蜂窝一样,口吐白沫,邓神父死了,教堂的门敞开了,游维翰没有退路了,等待他的必定是一场对外的交涉,厄运如何呢?既然做了,就做到底吧,他决心挺身为乐里穷人办一件好事,并承担一切后果。他向大家宣布:春荒是很严重的,很多穷兄弟都是无米下锅的,而教堂里的谷子是存有数年的,这些稻谷都是乐里穷人用血汗换来的,所以最后的结论是教会存的稻谷是应该退回给穷苦兄弟们度荒的。就这样,计口分谷,时间就是财富,要抓紧时间在官军到来之前把谷分完,当地的人们顿时奔走相告,挑箩背袋,涌向教堂,将存谷一扫而光。人们感激游维翰,也担心游维翰。
▲神父在小编的认知里应该是和“出家人”一样慈悲为怀,可马神父和邓神父却来广西欺负劳苦大众,活该一个被杀头另一个被打成马蜂窝。
游维翰打扫教堂,收缴了三支快枪,把其余财物全分给群众,又派人收殓了三具尸体。接着向附近驻军报警,然后才从容撤走。事情往往有出乎意料的一面,当地驻军谅解了游维翰,在他们远去之后才派兵来搜查,随便放几排空枪就收队了。但是事后的情势发展却又意外的被放大,广西天主教区主教通过外交途径,向清政府提出缉凶、赔款、开埠的要挟。清政府接获法国公使的抗议照会,下令责成广西巡抚(省委书记)史念祖、提督(军区司令)苏元春派兵进剿,苏元春无端受了斥责,立即派边防军统领(边防军师长)马盛治率领熙字四营赶往泗城府,当地的绅商和群众纷纷替游维翰说情,希望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谋求双赢。马盛治于是派人和游维翰协商,双方在荒山上展开几场不伤人的“激战”之后,游勇们就四处“溃逃”,当场捉得一个杀死洋教士的“凶手曾国良”,本人直供杀人不讳,接着就地正法。史念祖、苏元春据报后将曾国良的供词等上报,总理衙门也认可转咨法国公使销案,但法国驻龙州领事听到风声,非捕获游维翰归案法办不可。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只好严令广西巡抚、提督再派兵追捕,又命云贵总督崧番会剿,崧番奉命后,立即派贵州省副将黄呈祥率部赶赴黔桂边境,配合会剿。 变化太快了,马盛治、游维翰的妥协还能够持续下去吗?如此那般,马盛治的乌纱帽将不保,而且一旦三省动兵,边境各地将陷入战乱之中。于是上演了这幕悲剧:“趁黔军未到之前,桂军率先进剿,而且一举荡平十数处匪巢,斩获过半,擒获凶手游维翰,当场缴获短枪等洋赃多件,供认杀死邓神父不讳。将供词、洋赃送龙州法国领事,表示满意。”捷报传来,清政府下令将游维翰就地处斩,并转咨法国公使结案。光绪二十三年六、七月间,游维翰被边防军统领马盛治在潞城(今田林县境)斩首。关于游维翰处斩一事,《田西县志》记载:“法国提起交涉,大府特派边防军马统领盛治率熙字营驰抵潞城剿办,泗城知府王方田、凌云县知县陈凤楼同时赶至。匪党闻风窜入滇边,大军星夜跟踪进剿,因匪势不支,游遂率部下三千余人到潞城归顺。但法人仍抗议惩凶,乃将游维翰处斩于潞。”游维翰的献身结案和无情处斩,令志士义愤填膺,游维翰死了,却点燃了稍后的广西会党大起义的熊熊烈火。桂西大地在数十年间连杀二个法国神父,自此法国人不敢再踏入桂西,自然也断了两地交好之缘。
年11月15日于慢生活红谷书院
▍内容来源:文:独隐龙图:阿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END「热门贴」戳下面的原文阅读,更有料!
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