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朵流水是中耳炎吗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多数人外耳道总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不断有异常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朵流水,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耳漏最常见的疾病为中耳炎,耳漏性质由水样到黏稠恶臭皆有。耳漏可来自外耳道、中耳以及中耳周围组织不同的部位。

小儿耳朵流水是中耳炎吗?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是48小时内突然发作的中耳炎症感染。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发病较急,常表现为耳痛,婴儿表现为挠耳,1岁以内婴儿则表现为易激怒、耳流脓流水、发热。有研究结果显示,90%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可出现耳痛、耳流脓流水、发热等表现。7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也具有耳痛、发热等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出现鼻腔分泌物或鼻塞,经常先于或伴随急性中耳炎发生。外耳道湿疹合并感染时,临床上表现为挠耳、外耳渗液;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即脂性耳瘘。

一般通过常规体格检查及耳鼻咽喉专科检查,包括血常规、耳内镜检查以及迅速发生的病史,中耳渗液的存在,以及中耳感染的症状和征象来判断是否为中耳炎。

耳朵流水父母该怎么办?

轻微耳痛,耳朵流水,在过去24小时内体温低于39℃,可先用3%双氧水清洁耳道,待清洁干净后,滴入氧氟沙星滴耳液,患儿取侧卧位使药液充分吸收。在给孩子滴药前需注意:药液温度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温度过低,应稍稍焐热,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等不适。此外,滴药时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引起污染。保持孩子外耳道和耳前皮肤清洁,如有分泌物及时清洁干净。

中到重度耳痛,发热超过39℃。一般在观察48~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症状恶化时,父母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抗生素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鼻咽部疾病;不用力擤鼻涕和鼻腔冲洗,避免两侧同时擤鼻涕,应交叉单侧擤鼻涕;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避免感冒。

如何预防中耳炎?

在婴幼儿时期,注意婴儿护理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可以显著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最初6个月的怀抱式哺乳似乎可以预防急性中耳炎早期症状的进展,要尽量避免仰卧式奶瓶哺乳,在孩子6~12个月时,特别是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对1到6岁宝宝特别是3岁以后进入托幼园所,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陈亚秋刘海燕

赞赏

长按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