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中心
6月底,内江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展即将在会展中心开幕。据了解,此次展览共计展出近千幅图片,其中有多张老照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部分照片属首次公开展出。
从年中共内江县特别支部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迈入新时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真实记录了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城市和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展览中的老照片
中共内江县委委员周执中故居、中共资中县特别支部诞生地——李家花园、位于东兴区杨家镇关帝庙的东乡农民运动旧址、中共内江中心县委设立的杨家乡农协会员军事训练地旧址、抗战时期的内江糖坊生产场景、中共内江县委会议旧址——江家花园、内江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在“红色内江”篇章中,一张张珍贵的革命历史照片,全面展示了内江“红色历程”的脉络,其中多张照片为首次公开展出。
此次展览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张照片是“民国时期的圣水寺”。这张照片为民国时期所拍摄,呈现的是圣水寺内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这是本次展览中历史最早的一张照片。这也是此次首次发布的照片之一。
蜿蜒向前的沱江,沿岸是茂密的甘蔗林,静静地向观众诉说着甜城的“甜蜜”历史……据了解,这张“沱江流域甘蔗林”图片,是年人民画报记者在内江糖厂采访时拍摄,是迄今发现的内江第一张彩色照片。
因盛产甘蔗、蜜饯等,内江的糖产量在巅峰时期,曾占全省的70%、全国的50%以上,内江因此有了“甜城”的美誉。一张张老照片,重现了当年的辉煌。除了“沱江流域甘蔗林”一图以外,“抗战时期的内江糖坊生产场景”这张照片也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内江的制糖历史。抗战时期,内江发达的制糖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内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内江大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他们对内江发展寄予了深切的厚望,为内江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览中的老照片
其中,毛泽东主席的一张照片引人瞩目。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炭黑车间,他蹲在21号火房前听取生产汇报的场景,被新华社记者用镜头永久定格,留下了伟人生平唯一公开发表的蹲姿照。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内江中央路和东兴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沱江轮渡和内江火车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市中区四方块和人民公园、内江桂湖街老城门、西林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承载了无数内江人记忆的内江浮桥……从城市发展到交通建设,从产业发展到文化生活,黑白照片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彩色照片让历史瞬间变得更加鲜活。
一张张老照片勾起人们的回忆,一张张新照片让人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美好生活。其中“百年巨变”篇章更是精选近张图片,以新老照片对比的形式,用镜头记录了时代变迁,真实生动展现了步入新时代后,内江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新征程的积极斗志和昂扬风貌。
据策展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近千幅图片,是从数万张照片中精选而来。同时,反复修改提炼图片说明,一张照片就反映了内江一个方面的工作或一个时期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筹备初期,内江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交通局等收集了本部门(单位)图片;市档案馆、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等提供了部分历史照片;内江日报社更是“倾其所有”,收集了年以来的所有见报图片;市摄影家协会也提供了大量原始照片。策展团队的10多个人,用整整一天时间进行筛选、归类、整理,最后“优中选优”,精选了近千幅高质量的图片。
此外,此次照片展出设计上也与以往不同,从喷绘图片变成相框照片,再一幅一幅地挂到展馆中。
文图:刘小玲黄正华
编辑:黄薇茜曾小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