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一词起源于古希腊,与哲理的共同点是,通过议论意象本身的特点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哲理诗可以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
这种诗多意象生动,含蓄隽永,把抽象的哲理蕴含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中都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
1、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正面看是山岭,从侧面看是高峰,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都呈现不同的景象,千姿百态。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特别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告诉人们一个处世哲理: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宋代〕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填一首新词品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一样的天气和亭台,西下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无可奈何中百花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一个人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这首词语言清丽自然,意蕴深沉,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情。
词中看似无意描写的现象,其实都含有哲理的意味
告诉人们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要珍惜眼前,珍惜时光。
3、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到底如何壮丽?它耸立在齐鲁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
造物者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给了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两种不同的景色。
望着那层层升腾的云气,使人心胸摇荡;远望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裂。
我一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的群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诗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抒发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激励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去攀登各个领域里的“高峰”。
4、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听说在飞来峰山顶的千寻塔里,早晨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日出。
不用害怕漂浮的云层遮挡我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蕴含哲理。
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喻“掌握了正确方法,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5、登乐游原李商隐〔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傍晚时分,心情不愉快,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绚丽辉煌,可毕竟时近黄昏,无边的夜幕就要降临了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最后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蕴含着博大而精深的哲学道理,它不仅是对夕阳西下的感叹,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被后世广泛引用。
这首诗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6、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到更远处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一层城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整首诗好像只是在写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
特别最后两句,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道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哲学道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以上这六首诗词,看似都是描写普通的事物,实则都蕴含着深远的哲理,醍醐灌顶,让人受益匪浅。
你还知道哪些诗词看似普通却蕴含哲理?一起来分享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这七首诗,题目只有一个字,却绝美至极,最后一首更是人尽皆知古诗中的“江南”有多美?江南烟雨美如画,人间盛景自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