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人师德强火姜书记带领村民

                            

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同年10月,广西科学院的师德强受派遣,告别孕妻,奔赴广西西林县者黑村挂职第一书记。

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交通条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师德强所挂职的者黑村隶属于西林县古障镇,地处滇桂交界处,壮族和苗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3%,与云南省隔江相望。

该村当时交通设施非常落后,多数村民生活困难。通过精准识别,该村共有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0%以上,贫困人口数量居全镇首位,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为提高生姜产量,师德强对姜地土壤进行取样研究

挂职第一书记两年,师德强克服妻孕、子幼、老病等种种家庭困难,一心扑在贫困村脱贫和发展的事业上,受到当地群众拥戴。因为他带领大家壮大发展了当地火姜种植业,让农民脱贫致富有望,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火姜书记”。

师德强刚来到者黑村时,令他感触最深的是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者黑村共有8个自然屯,其中6个屯的通屯道路都是“水泥路”,下雨天村民出入非常不便,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和村民生活质量,农户的收入也长期受到影响。虽然传统种植产业“西林火姜”的规模位于全县前列,但是种植粗放、病害频发,脱贫攻坚面临重重困难。

师德强(右)在探讨试验姜地采收方案

面对困难,师德强决心先解决交通问题。为此,师德强频繁来往于各屯之间,实地了解情况,并积极向当地交通局、扶贫办、移民局等部门汇报,争取道路建设项目,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年底,者黑村4个自然屯的通屯道路完成硬化。年以来,行政村内共实施通屯和屯内道路硬化里程30余公里,解决了村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交通问题解决之后,师德强又把目光瞄准了村民的住房条件。为此,他走村入户做危旧房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在任期内动员全村改造危旧房59幢,36户原来居住在木瓦房或泥瓦房的贫困户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全村的稳固住房率从77.7%提高至93.9%。

交通和住房问题解决之后,师德强关心的就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途径。

师德强在充分摸清村里现有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盾单位优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广西科学院和广西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系列科技项目实施工作。任期内,他带动贫困户开展生姜、茶叶、藤茶、灵芝、茯苓、天冬等多种特色产品种植。

师德强(左)悉心指导贫困户栽培灵芝

生姜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但是,当地种植管理粗放,常受病害困扰,产量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年,他主持实施了“高产优质西林火姜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无公害种植、富硒种植、组培栽培、姜瘟病防控等方面开展攻关。经过项目实施,生姜的产量普遍提高40%以上,摸索出了富硒生姜的施肥措施,在组培生姜种植、姜瘟病防治等方面也取得较好进展。

年,师德强组织村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利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经费建设了村级加工厂房,引导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发展生姜加工产业。

茶叶种植是该村的又一项主要产业,全村茶叶种植面积67公顷。然而,由于管理粗放,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在中国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师德强组织当地茶农开展了茶叶种植管理试验,通过茶叶降农残和品质提升试验,获取了一手科研数据,为当地茶叶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藤茶的黄酮含量在自然界最高,除了日常的饮用保健,我国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年需求量为5万吨。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师德强带领本村农户积极摸索人工种植技术,建立了藤茶人工种植试验示范地,成立了藤茶种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除了发展种植产业,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第一书记关心的事还有很多。

因办公场所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师德强为村里申请到村部办公楼建设项目,该项目于年开工建设,年主体完工,显著改善了村办公条件;为了能让村级篮球场和舞台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他多次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帮助被征地的农户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了建设用地,确保了球场和舞台的顺利开工建设。为改善村里通信条件,他多次协调手机基站建设项目,该村的4个自然屯的群众过上了通信信号畅通的生活。

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师德强走访各级党政部门数十次,为村里谋划产业发展,协调解决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心尽力帮助村民解决大小事情。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工作成绩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火姜书记”的称谓体现的正是当地老百姓对他第一书记工作的充分肯定。

原标题:《师德强:“火姜书记”带领村民做强姜产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xw/12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